原创 ‖ 刘伟男:听吴正宪老师《归一问题》有感
——听吴正宪老师《归一问题》有感
北京市史家小学 刘伟男
香港作家蔡炎培因为一句话,爱上了一个人。他说:“但想她即使长得是个丑八怪也不管,总之我爱着你作品的同时,也深爱着你。”让他爱上她的那句话是:“只有一滴水,也能流到中国。”
天才诗人海子因为一句话,爱上了一个人。他说:“我爱着一个人,我爱着两只手,我爱着十只小鱼,跳进我的头发。”沉醉在恋爱时光里的海子,给全世界都抹上了糖。让他爱上她的那句话是:“我喜欢海子的诗!”
我,也爱上一个人,不过不是因为一句话,而是因为一个字!
人,是吴正宪老师;那么,那个字呢?
美国学者凯文·凯里说过:“未来,所有能够想象被分享的东西都将被分享。”我一直认为,上课就是将教师发现的“珍宝”与学生分享的过程。直到前几天听吴老师讲《归一问题》,她把“他”改成“你”的说法,让我重新开始品味“分享”二字的深意——
在解决“3件上衣用了15个扣子,15件上衣需要用多少个扣子?”这一问题时,学生们展示出了不同的画图作品。
(图片为听课笔记。)
面对四位同学的作品,吴老师开始组织学生们欣赏不同画法的优缺点。
生1(指着S1的作品):他画的……
吴老师:不是他,是你画的。
生1(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,把盯着作品的目光转向了作者):你这种画法太麻烦了,今天咱们讨论的是衣服,如果换成飞机、坦克,那不是更难画了嘛。
S1:谢谢你,我知道了,下次我会画简单些。
……
(我的听课笔记)
在之后的交流中,每当学生说“他的作品”时,吴老师都会善意地提示学生们改成“你的作品”。
由“他”变“你”,一字之差,带来的是迥乎不同的目光、情感。每当学生说“他的作品”时,眼中盯着的是投影上冷冰冰的作业本;改说“你的作品”时,学生就会不自觉地抬起头,眼中是一起学习、一起交流、一起成长的同伴。
由“他”变“你”,一字之差,传递的是相差甚远的教育理解和观念。说“他”时,这是师生之间的交流;说“你”时,却是学伴之间的对话。“儿童立场”或许就藏在这个看似简单的一字之差上。
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分享的过程,那是“谁”与“谁”之间的分享呢?师生之间的分享,应该有;但生生之间的分享,更高级,更迷人!学生是学习的主人,在分享的过程中,应该让儿童站立在课堂的最中央。此时,我们最能听到他们生命的拔节声。
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、帮助者,但不应像老人手中的拐杖,扔不得、离不开,更应像孩童学车时后面两侧的辅助轮,先是离不开、丢不掉,而后来,却慢慢地、慢慢地在没发觉时,就不再需要了。
听吴老师的课,让我想起顾城的诗句——
我多么希望,有一个门口
早晨,阳光照在草上
草在结它的种子
风在摇它的叶子
我们站着,不说话
就十分美好
由“他”变成“你”,吴老师有意识地“退出”,站在最外侧,看着讲台中央的学生,那场景“就十分美好”!
我很喜欢听周华健的《有没有一首歌,会让你想起我》。以前,我备课的追求是“有没有一节课,会让你想起我”。现在,我觉得:一节课太长,爱上吴老师,一个字足矣!
※ 谈数学教师的眼光 ——以特级教师华应龙“我不是笨小孩”一课为例
※ 一节散发“教育任务”味道的数学课 ——听华应龙老师《我不是笨小孩》一课有感
※ 我就是数学
※ 我不只是数学
※ 心到功自成